《韓國日報》抗爭勝利 韓媒自由之路仍艱辛
▲《韓國日報》記者群於今年4月發起抗爭,要求掏空資產與侵犯報導自由的董事長張在九負責。(圖片引自韓國日報工會)
《世界24時間》曾為您報導南韓第四大報《韓國日報》在上月中抗爭勝利的消息,記者成功扳倒董事長無疑是媒體史上的大突破,但各媒體捍衛報導自由之路,在既存編輯室公約對主管與經營層缺乏強制力及政府箝制力量未退的當下,依然艱辛。
▶楊虔豪【刊載於《卓越新聞獎基金會》「傳媒與教育電子報」】
南韓第四大報《韓國日報》記者群於今年4月共同向檢方告發董事長張在九掏空報社資產造成經營困難,引發張在九要求經營高層撤換報社編輯主管、驅逐記者等事端,種種劣行也迫使記者走上街頭抗爭。隨張在九被認定有犯罪嫌疑而遭起訴收押,以及法院同意工會所申請的報社經營轉圜,並經由職員投票選出新任總編輯,持續三個月的《韓國日報》抗爭得以告終,記者群獲得最終勝利。
這可以說是自前總統李明博上任後至今、南韓媒體因屢受執政者箝制報導自由而紛起抗爭後的首次「媒體起義」獲得正面成果的戰爭。與去年媒體聯合罷工情況不同的是,《韓國日報》事件是源自於經營層對報社編輯與言論走向的干預,屬於經濟因素。而MBC與KBS罷工則屬政治因素。
《韓國日報》工會副委員長崔真珠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在這次的記者聯合抗爭中,勞資在80年代末合議訂定生效資方不得介入報紙言論走向的「編輯室綱領」仍存有不足之處,即資方能以各種藉口解釋甚至更動編輯室綱領,甚至直接漠視之。在今年4月勞資矛盾剛開始時,經營高層違反編輯室綱領上明訂的協議內容,也就是更遞人事前須向工會通報。當時報社無預警撤換總編輯,同時也將25位記者強制調職。
同樣情形也存在於去年領銜罷工的MBC電視台。MBC工會曾於80年代末期罷工中與資方協議,由勞資雙方共同組成委員會討論與表決電視台新聞部門內所可能存在的偏頗報導問題,並得以經過投票要求社長替換新聞部門主管。另外,KBS與MBC兩家公共電視台也都存在由記者群定期對主管進行信任評價的調查。
但這些制度在金在哲社長上任後卻沒有被看重,在MBC新聞走向開始偏向執政黨,同時許多揭弊與批判當局的報導被強制禁播,種種再現反映出工會無法透過既存的協議保障新聞部的編輯獨立。更令人遺憾的是,在面臨罷工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情況下,金在哲將非工會、親高層記者都擺進主管職,這使得管理階層箝制新聞自由與掌控編輯室的情況更為嚴重。
▲MBC工會前宣傳局長李榮馬,在去年領導罷工時遭到資方解職。(攝影:楊虔豪)
去年領導罷工而遭到解職的MBC工會宣傳局長李容馬在接受韓媒採訪時就表示:「MBC工會會發動罷工,儘管主張的是金在哲社長應下台,但主要議題是在維護編輯權獨立。但管理階層辯稱自己具合法經營權,依次建立親經營層的幹部人馬,最後連可對他們產生牽制的措施都沒有。」
這顯示南韓的媒體記者在維護編輯權自主上存在一個困境,即許多媒體都存在工會,也有力量發動抗爭,勞資之間或也存在保護媒體編輯自主的協約或綱領,但卻因不具強制力,造成這些編輯室公約時常淪為廢紙而無作用。因為資方能隨時翻臉不認人,恣意侵犯記者權利,而當媒體內部被激起抗爭,再以整肅手段剷除異己。
包括KBS、MBC在內的董事會,以及主管媒體事業的放送通信委員會等機關,成員組成方式若非由總統任命,就是以政黨在國會的席次比例各自推派人選。南韓既存的媒體事業構造使得新政權上任就能夠透過制度直接將親信安插入媒體管理階層,暗地掌控言論,另外也造成執政勢力得以壟斷公營媒體發聲管道以及在野黨立場遭到刻意忽視等偏頗現象。因而有越來越多的公營媒體員工要求推動主管直選制,進而擺脫政治力量干預。
而由於去年的媒體聯合罷工最終皆告失敗,甚至致使參與罷工者遭受來自資方的整肅,這對於南韓媒體工作者無疑是一大打擊。現階段勢力受大挫的工會在一段期間內已經無法再以罷工手段來要求資方接受其訴求。
另一方面,MBC社長金在哲在今年因濫權而遭董事會罷黜下台後,電視台內的僵局無法化解,偏頗立場報導與特定政治議題遭拔除等現象依舊,因參與罷工而遭解職的職員至今仍無法重回職場,號召在體制內抗議的記者遭處分並被處以最低工作評價,台內受政治力量壟罩的低氣壓仍未離去。而目前KBS、MBC與SBS等南韓三大電視台的新聞報導,從大選後至今仍存在迴避對執政者不利的重大政治議題甚或直接倒向執政黨立場的現象。
MBC工會新任宣傳局長朴宰勳日前向記者透露,工會將在8月底起開始與資方進行協商,就維護報導公正性與恢復遭整肅與解雇的電視台職員待遇問題與新任社長金鍾國進行談判。工會目前抱持謹慎態度,朴宰勳認為,在去年極端手段的罷工無法達成訴求,工會現在也嘗試透過對話方式解決問題,預計無法很快獲得結果,但若長時間的協商,工會的要求仍無法獲得重視,則不得已將開啟下一波抗爭。
《世界24時間》曾為您報導南韓第四大報《韓國日報》在上月中抗爭勝利的消息,記者成功扳倒董事長無疑是媒體史上的大突破,但各媒體捍衛報導自由之路,在既存編輯室公約對主管與經營層缺乏強制力及政府箝制力量未退的當下,依然艱辛。
▶楊虔豪【刊載於《卓越新聞獎基金會》「傳媒與教育電子報」】
南韓第四大報《韓國日報》記者群於今年4月共同向檢方告發董事長張在九掏空報社資產造成經營困難,引發張在九要求經營高層撤換報社編輯主管、驅逐記者等事端,種種劣行也迫使記者走上街頭抗爭。隨張在九被認定有犯罪嫌疑而遭起訴收押,以及法院同意工會所申請的報社經營轉圜,並經由職員投票選出新任總編輯,持續三個月的《韓國日報》抗爭得以告終,記者群獲得最終勝利。
這可以說是自前總統李明博上任後至今、南韓媒體因屢受執政者箝制報導自由而紛起抗爭後的首次「媒體起義」獲得正面成果的戰爭。與去年媒體聯合罷工情況不同的是,《韓國日報》事件是源自於經營層對報社編輯與言論走向的干預,屬於經濟因素。而MBC與KBS罷工則屬政治因素。
《韓國日報》工會副委員長崔真珠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在這次的記者聯合抗爭中,勞資在80年代末合議訂定生效資方不得介入報紙言論走向的「編輯室綱領」仍存有不足之處,即資方能以各種藉口解釋甚至更動編輯室綱領,甚至直接漠視之。在今年4月勞資矛盾剛開始時,經營高層違反編輯室綱領上明訂的協議內容,也就是更遞人事前須向工會通報。當時報社無預警撤換總編輯,同時也將25位記者強制調職。
同樣情形也存在於去年領銜罷工的MBC電視台。MBC工會曾於80年代末期罷工中與資方協議,由勞資雙方共同組成委員會討論與表決電視台新聞部門內所可能存在的偏頗報導問題,並得以經過投票要求社長替換新聞部門主管。另外,KBS與MBC兩家公共電視台也都存在由記者群定期對主管進行信任評價的調查。
但這些制度在金在哲社長上任後卻沒有被看重,在MBC新聞走向開始偏向執政黨,同時許多揭弊與批判當局的報導被強制禁播,種種再現反映出工會無法透過既存的協議保障新聞部的編輯獨立。更令人遺憾的是,在面臨罷工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情況下,金在哲將非工會、親高層記者都擺進主管職,這使得管理階層箝制新聞自由與掌控編輯室的情況更為嚴重。
▲MBC工會前宣傳局長李榮馬,在去年領導罷工時遭到資方解職。(攝影:楊虔豪)
去年領導罷工而遭到解職的MBC工會宣傳局長李容馬在接受韓媒採訪時就表示:「MBC工會會發動罷工,儘管主張的是金在哲社長應下台,但主要議題是在維護編輯權獨立。但管理階層辯稱自己具合法經營權,依次建立親經營層的幹部人馬,最後連可對他們產生牽制的措施都沒有。」
這顯示南韓的媒體記者在維護編輯權自主上存在一個困境,即許多媒體都存在工會,也有力量發動抗爭,勞資之間或也存在保護媒體編輯自主的協約或綱領,但卻因不具強制力,造成這些編輯室公約時常淪為廢紙而無作用。因為資方能隨時翻臉不認人,恣意侵犯記者權利,而當媒體內部被激起抗爭,再以整肅手段剷除異己。
▲MBC電視台,在新政府上任後新聞報導偏頗依舊(攝影:楊虔豪)
包括KBS、MBC在內的董事會,以及主管媒體事業的放送通信委員會等機關,成員組成方式若非由總統任命,就是以政黨在國會的席次比例各自推派人選。南韓既存的媒體事業構造使得新政權上任就能夠透過制度直接將親信安插入媒體管理階層,暗地掌控言論,另外也造成執政勢力得以壟斷公營媒體發聲管道以及在野黨立場遭到刻意忽視等偏頗現象。因而有越來越多的公營媒體員工要求推動主管直選制,進而擺脫政治力量干預。
而由於去年的媒體聯合罷工最終皆告失敗,甚至致使參與罷工者遭受來自資方的整肅,這對於南韓媒體工作者無疑是一大打擊。現階段勢力受大挫的工會在一段期間內已經無法再以罷工手段來要求資方接受其訴求。
另一方面,MBC社長金在哲在今年因濫權而遭董事會罷黜下台後,電視台內的僵局無法化解,偏頗立場報導與特定政治議題遭拔除等現象依舊,因參與罷工而遭解職的職員至今仍無法重回職場,號召在體制內抗議的記者遭處分並被處以最低工作評價,台內受政治力量壟罩的低氣壓仍未離去。而目前KBS、MBC與SBS等南韓三大電視台的新聞報導,從大選後至今仍存在迴避對執政者不利的重大政治議題甚或直接倒向執政黨立場的現象。
MBC工會新任宣傳局長朴宰勳日前向記者透露,工會將在8月底起開始與資方進行協商,就維護報導公正性與恢復遭整肅與解雇的電視台職員待遇問題與新任社長金鍾國進行談判。工會目前抱持謹慎態度,朴宰勳認為,在去年極端手段的罷工無法達成訴求,工會現在也嘗試透過對話方式解決問題,預計無法很快獲得結果,但若長時間的協商,工會的要求仍無法獲得重視,則不得已將開啟下一波抗爭。
留言
張貼留言